成都望江公园对联薛涛,成都望江公园薛涛

tamoadmin 0
  1. 薛涛的个人资料
  2. 望江公园的薛涛遗迹
  3. 薛涛的作品
  4. 成都望江楼有一副残缺对联,出自唐代才女薛涛之手,没人对出下联
  5. 海棠溪原文_翻译及赏析

望江楼公园开放时间:全天

望江楼公园景点介绍:

望江楼公园是纪念薛涛的古迹名胜之地。在成都,望江楼公园与***、杜甫草堂齐名。望江楼(即崇丽阁)以其既丽且崇的建筑特色,被视为成都的标志性建筑。园内所存的一组明清建筑群,1981年被列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望江楼公园,登楼俯瞰锦江美景,在幽静的竹之中留连忘返,其中许多人是专程前来凭吊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因为这里的楼台亭阁和一竹一木,无不与薛涛有关。从明清时代起,就不断有人到今望江楼一带凭吊这位享誉千载的女诗人,或谒墓,或登楼,或访井、或赏竹,留下无数诗篇楹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女诗人薛涛,就不会有今天的望江楼公园,而没有望江楼公园,人们今天也就无地凭着吊女诗人薛涛了。

成都望江公园对联薛涛,成都望江公园薛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薛涛有《酬人雨后玩竹》诗托物言志,以竹喻已,诗与翠人融为一体,后人将此诗看成是她的自我写照。薛涛与竹既密不可分,公园因而遍栽佳竹,处处皆是薛涛诗魂化身。

望江楼公园也是薛涛研究的学术中心。1990年,薛涛研究会在此成立,是世界上目前唯一的研究薛涛的学术团体,定期举行学术交流会。园内所藏薛涛资料之丰富,为全国之最,并专设薛涛资料陈列室,供游人参观。

有的游客以为这里就是薛涛故居,其实,她从来就没有在此地定居过。可是数千百年来,人们偏偏来此悼念她,其中的原因,说来话长。如果只用一句话来说明其渊源,那就是:先有薛涛井,后有纪念薛涛的亭台楼阁和竹林,发展成为今天的望江楼公园。

据古籍记载,薛涛曾久居成都西郊浣花溪,在该处制薛涛笺,晚年迁居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建吟诗楼,大和六年(832年)去世,唐末郑谷有一首诗描述薛涛墓,但墓葬在何处,尚待确考。明清两代均记薛涛墓在城东数里,即今望江楼一带;明代不知何人何时在薛涛墓前立一墓碑,上书西川女校书薛洪度之墓,后亦不存。

薛涛井之说,始于明代。此地原名玉女津,明代蜀王命人在此汲水仿制薛涛笺,故名薛涛井,后人便认为薛涛当年在此造笺。自明代起,不少文人在此题咏薛涛井。清初康熙三年(1664年),冀应熊书薛涛井三字,刻为石碑立于井畔,至今犹存。

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薛涛井旁建吟诗楼、浣筏亭、濯锦楼,皆因薛涛故事取名,咸丰初年惜遭兵毁。光绪十五年(1889年),崇丽阁建成。光绪二十五年(1889年),新建五云仙馆、枇杷门巷等。至此,纪念薛涛的井、楼、亭、馆已初具规模,既有明代古迹,以是游览胜地。

民国十七年(1928年),此地成立郊外第一公园,由邓锡侯书写公园匾牌。占地20.6亩,即今古建筑群范围。到了成都解放前夕,园内建筑已年久失修,凋零败落。1952年,人民接收郊外第一公园,拨专款修葺一新。1953年,改名望江楼公园,占地78亩,当年11月8日正式对游客开放。1960年,公园面积增至176.5亩,形成了今天的公园规模。年,立薛涛雕像。1994年,又拨巨资修葺崇丽阁;同年补建薛涛墓于翠竹深处,供游人凭吊。

以上已叙望江缕公园的历史渊源,可见此地并非薛涛故居。清人李尧栋说得好:登览者勿泥其地焉。数千百年来,薛涛井等这一组咸建筑群的出现和废而又兴,万千游客来访,早已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与薛涛有关的建筑将在后文分节详述。

公园大门为仿古建筑。一入大门,便有修篁夹道,绿荫蔽日,竹园特色,迎面而来。行至尽端,豁然开朗。绕过水池山就是古建筑区,为望江楼公园的精华所在,布局巧妙,构思奇特,是四川古典园林代表作之一。左有崇丽阁、濯锦楼与呤诗楼临江而立;右有薛涛井及浣笺亭。亭后有流杯池、枇杷门巷、泉香榭、清婉室、五云仙馆,构成一独立景区。

望江楼公园栽竹约120亩,精选国内外优良竹种,是全国竹种面积最大、良种最多的竹子专类公园,有别于其他园林,故竹的公园和天下第一竹园的别称。薛涛像位于公园中部的竹林深处。薛涛墓位于公园东南一隅。

公园的东北部有通往锦江对岸的玉津桥、与飞云瀑、望月台等构成一个过渡性景观。每当月升起,在望月台可赏波中月影,故台下河堤刻有锦波丽瞩四字。桥东有一座庙宇式建筑名锦江春色由原武圣宫拆而来,属清代建筑,取名得自杜甫的名名"锦江春色来天地"。

沿江一带有服务区,包括茶馆、碧鸡园钓鱼区、餐厅、儿童乐园等。茗_楼是园内主要茶馆,得名于清人何绍基的名句花筏茗_香千载,用薛涛井水泡茶,甘洌无比。薛涛晚年居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今碧鸡园得名于此。

薛涛的个人资料

望江楼是纪念薛涛的

望江楼,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43号,九眼桥东南1千米,府河西岸。望江楼建筑群以崇丽阁为主,取晋代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之意命名,传为明清两代为唐代女诗人薛涛(759一831年)旧居而著名,现存望江楼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建。

望江楼建筑群有崇丽阁、吟诗楼、浣笺亭、五云仙馆等,总称望江楼。崇丽阁秀美,全木结构,高30多米,四层,上两层为八角,下两层为四角,鎏金顶、黄屋脊、绿瓦朱柱,檐角高翘。 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望江楼与崇丽阁同时建造。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崇丽阁东建吟诗楼。

清康熙三年(1664年),薛涛井旁立“薛涛井”石碑。

望江楼建筑群于民国时期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成都市内有名的景点。

建筑特点

望江楼因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建,典雅精致,体现一代才女的气质,濯锦楼形似船舫,但不刻意追求船形,颇具匠心。一直是蜀中人们最具代表的城市标志。建筑群之间,清代所植的银杏、椿树、罗汉松等,树干斑驳,与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浑然一体,展现了四川园林开阖有致,曲径增幽的特色。

望江公园的薛涛遗迹

导读:薛涛,约生于768年,卒于832年。唐朝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父亲薛郧在四川做官,幼年时的薛涛便随父在成都生活。父死家贫,16岁堕入乐籍。脱籍后终身未嫁。

唐朝女诗人薛涛

在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内,有一副流传甚广的对联: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巷?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草堂。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清代为纪念一位女子所建,这个人居然能够与诗圣杜甫平分秋色,其才情可见一斑。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她的命运也相当坎坷。她,就是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

堪比卓文君的才女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她天分很高,有时让父亲极为惊讶。

一年夏天,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微风吹来,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然后对在一边玩耍的女儿说:你能续上这首诗吗?薛涛头都没抬,随口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

薛郧听罢,心内五味杂陈,又喜又忧。喜的是女儿小小年纪,却聪慧过人,出口成章;忧的是,迎送往来对一个女孩子而言,是个不祥之兆。果然,不幸很快向这个家庭袭来。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

父亲死时,薛涛年仅14岁。失去了家庭的支柱,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唐朝的营妓由国家财政供养,属于正式编制,有稳定的工资收入,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在官员们饮酒聚会时,侍酒赋诗、弹唱娱客。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史书中说她诗酒之外,尤见才辩,在酒席场上游刃有余。

宋代人所编的《唐语林》里记载了薛涛的一件逸事。有一次黎州刺史举办宴会,提议行《千字文》令。这个酒令的令格是,取《千字文》一句,句中须带有禽鱼鸟兽之名。刺史率先做示范,行令说:有虞陶唐。估计这位大人小时候背《千字文》不求甚解,误把虞当成了鱼。众宾客都听出了谬误,但因为是主人所为,只好掩面而笑,谁也没好意思站出来说该罚酒。不一会儿,酒令转到了薛涛这儿,她应声说:佐时阿衡。这位刺史一下听出了问题,激动地站起身:你这4个字里没有鱼鸟,该罚该罚!薛涛笑着回答说:不管怎么样,我这句里‘衡’字中间还有一条小鱼,刺史大人的‘有虞陶唐’中,连条小鱼都没有呢。众人再也忍不住,哄然而笑,弄得刺史大人甚是尴尬。

薛涛最擅长的,还是作诗。身在场中,使得她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据记载,薛涛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诗写得好,薛涛的字也堪称大家。北宋时期的《宣和书谱》评价她:作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意思是说,只要她稍加努力,就能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卫夫人相匹敌了,足见其书法之妙。而据《悦生所藏书画别录》记载,宋末权相贾似道曾收藏她的《萱草》诗真迹,可惜后来就无从睹其真容了。

凭借过人的才华,薛涛能够与蜀中最著名的才女卓文君比肩。后人又把她与李冶、鱼、刘春相并列,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

大帅府里的女校书

贞元元年(785年),中书令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是一位军事家,皋治蜀21年,数出师,凡破吐蕃48万,军功卓著;他还是一位儒雅的诗人,曾写下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的妙句,是一个有相当艺术水准的人。正是他的到来,让薛涛迅速走红。

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中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这首诗虽写巫山云雨,却没有半点大众的粗俗,而是大有一种凭山眺望,惆怅怀古的味道,气势之大,全不像出自一个小女子之手。

一首诗就让薛涛声名鹊起,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随着接触的增多,韦皋觉得以薛涛的才华,只让她在酒席场上当个花瓶实在是屈才,于是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相当于现在的女秘书。这些事对于薛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小用,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要向朝廷打报告,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一说为武元衡所奏)。

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大诗人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做起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

韦皋的创新之举遭到了幕僚们的一致反对,有人劝他说:军务倥偬之际,奏请以一 *** 为官,倘若朝廷认为有失体统,岂不连累帅使清誉?即使侥幸获准,红裙入衙,不免有损官府尊严,易给不服者留下话柄,望帅使三思!意思说得很明白,一是奏请让一个 *** 为官,有损您清高的名声;二是衙门里坐着一个穿裙子的姑娘,有点不成体统。这事就此搁下了,但女校书的名字却不胫而走。

不管有没有校书郎的称谓,薛涛被韦皋重用却是显而易见的。有一年,南越给韦皋进献了一只孔雀,韦皋非常喜爱,薛涛建议在府衙内开池设笼以栖之,象征王朝昌隆的国运和韦帅显赫的治迹。她的建议被欣然纳,这件事因为有美人佐政的风韵,而被文坛极力渲染,成为一段佳话。

薛涛红得发紫,不免有些恃宠而骄。据五代时期何光远所撰的《鉴戒录》所载,应衔命使者每届蜀,求见涛者甚众,而涛性亦狂逸,不顾嫌疑,所遗金帛,往往上纳。意思是说,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过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以示惩罚。

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走在如此荒凉的路上,薛涛内心非常恐惧。她用诗记录下自己感受: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与张扬,于是将那种感触诉诸笔端,写下了动人的《十离诗》。其中写道: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著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十首诗中,她分别以犬、笔、马等物自喻,而把韦皋比作主、手、厩等,细腻地表达了一种对主人的依靠之情、懊悔之意,情感哀婉,却很有分寸,并没有摇尾乞怜之态。

《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一纸命令,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

这次磨难,让薛涛看清了自己,她在诗中说: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为了一个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院子里种满了枇杷花。那一年,她不过20岁。

面对***始终超然

韦皋死后,刘辟任西川节度使。他起兵谋反,并想借薛涛的名人效应来笼络人心,可不管是威胁还是利诱,都遭到了薛涛的断然拒绝。刘辟大怒,将她发配边地。这次赴边,薛涛全然没有第一次的茫然与惊慌,她从容而行,没有半点求免之意。高崇文平叛了刘辟后,派人专程把薛涛迎回。

从高崇文开始,西川节度使走马灯似的换,每一任节度使都被薛涛的绝色与才华吸引,奉她为座上宾。而薛涛面对这些***,从来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的姿态。

高崇文镇蜀时,一次在宴会上行酒令,要求须得一字象形,又须逐韵。高崇文先行说:口似没梁斗,薛涛马上接了一句:川似三条椽。高崇文摇头说:你这三条椽子,第一条怎么是弯的呢?薛涛应声答道:高大人当西川节度使这么大的官,用的都是没有梁的破斗。我不过是一介陪酒的妇人,家里的椽子有点弯,有什么好奇怪呢?众人听了,不禁大笑。

李德裕镇守西川时,在成都命人建了一座筹边楼,楼成之时,他在上面大宴宾客,薛涛应邀前来,即席赋诗,写下了著名的七言绝句《筹边楼》: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这首诗诗意豪迈,风格雄浑,意境深远,李德裕等人看罢,无不扼腕叹息。

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薛涛虽然身份低微,但接触的人却十分高端,不是***,即是名流,然而多数时候,她也只是逢场作戏而已,能入她法眼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在她42岁那年,她的心却随着一个人的到来,而打破了宁静。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对薛涛而言,这本是一场司空见惯的应酬活动,可与元稹一见面,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内心里激起了如同少女般萌动的涟漪。

这并不奇怪,元稹是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的后裔,身材高大,仪形美丈夫,一个典型的高富帅形象。他的才学更为出色,25岁进士及第,两次策问考试都名列第一。他的诗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体,每一章一句出,无胫而走,疾于珠玉,他的诗歌仅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赚足了世人的眼泪。

薛涛的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极为炽烈。尽管她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 *** 告诉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一首《池上双鸟》,无限向往地说: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这全然没有了凭栏远眺、怀古幽思的冷静,完全一副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

爱情虽然来得有些迟,但却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这年7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涛十分无奈,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是她落寞心情的真实写照。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别后相思隔烟水,葛蒲花发五云高。

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那样的日子肯定非常难过,无以排遣的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浣花溪本地有造纸的传统,薛涛又性喜红色,便对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以芙蓉皮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

用这种信笺,给元稹写诗,便有了格外的韵味。薛涛在《牡丹》一诗中写道: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令薛涛失望的是,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元稹的情商天分很高,他的初恋情人是崔莺莺,为了求取功名而将其抛弃,为此他写作了《莺莺传》(又名《会真记》),这就是著名的《西厢记》的原型。妻子韦丛去逝后,他又先后纳妾安仙嫔,续娶裴淑,此后也都亡故。长庆三年(823年),元稹前往浙江绍兴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忽然旧情萌发,颇有意想把十几年未见的薛涛接过来叙旧,不巧他又遇见了浙东名妓刘春,于是将薛涛抛在了脑后,用他的话说她(指刘春)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美丽,非涛所能比也。

尽管元稹如此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就像一个空闺女子等待远出丈夫归来一样,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其中写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簪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一张薄薄的桃色纸笺,终究留不住情场中虚幻的情感。只是让人唏嘘的是,为了元稹当初一句相思的许诺,薛涛终身没有出嫁。

一袭道袍了余生

相思虽然苦涩,但薛涛并不后悔,那种心态有点像现代歌手王菲所说:我不知道他会不会辜负我,但如果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喜欢的都不敢去爱,那我也太辜负自己了。

其实元稹没有回来,有着自己的理由。两人年龄悬殊过大,31岁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大了11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所以很坦然,全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

只是,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正如她以蝉自喻: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当时有一种说法,男诗人们写出了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薛涛看。刘禹锡在赠她的诗中写道: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王建则说: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钦佩之情,溢于言表。即使到了暮年,她依然得到年轻诗人杜牧的仰慕: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在杜牧眼中,身披道衣、手执拂尘的她,仍然如此娇美。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平静地离开了世间,然而千百年来对她的毁誉却从未平息,誉之者论其诗清奇雅正,毁之者惜其名节不彰。薛涛一生爱竹,她在《酬人雨后玩竹》中曾经写道: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这正是她一生品格的追求。不管如何,薛涛在历史和文学史上所产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锦江之畔的遍地翠竹,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薛涛的作品

崇丽阁南面的薛涛井,是明代蜀藩王仿制薛涛笺处。“薛涛井”三字,是清康熙六年,成都知府翼应熊手书。据说薛涛用这里一口古井的水制作了一种红色的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唐著名诗人韦庄还曾向她乞求呢。薛涛塑像位于园中幽篁深处,年建成。塑像高3米,由汉白玉雕成,四周碧水环绕、地面绿草如茵。薛涛墓1994年10月恢复修建。由墓碑、墓体、墓基平台组成,墓碑上题有“唐女校书薛洪度墓”。墓四周由青砖砌成矮墙围护,配置有草坪、小桃花、翠竹。读竹苑1995年始建,为公园的品种竹区。苑内翠竹丛丛,叠石配景,汉白玉石碑上刻有薛涛和历史名人咏竹画竹的佳作,构成一幅幅的竹石图景。

成都望江楼有一副残缺对联,出自唐代才女薛涛之手,没人对出下联

薛涛的作品《送友人》、《题竹郎庙》、《池上双鸟》。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与鱼、李冶、刘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薛涛墓位于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

本长安良家女,幼年随父入蜀,父卒后因家贫而入乐籍为乐妓。熟谙音律,精通诗词,韦皋镇蜀,召其侍酒赋诗,时称女校书。出入幕府,历事十一镇,皆以能诗受知。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称“薛涛笺”。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像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

薛涛因事惹怒韦皋,被疏远,做《十离诗》呈上,情意感人,遂复受宠,后世流传甚广。《鹦鹉离笼》:“陇***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

海棠溪原文_翻译及赏析

文·段宏刚

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768年——832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才女,给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佳话。

她给后人留下的财富,除过《锦江集》里边收录的90多首诗歌之外,还有 “望江楼” ,以及望江楼里一副残缺的对联,这副对联被称作千古绝对,只有上联而没有下联,距今过去了1200多年,依然没有人能对出与之匹配的下联,依然给世人诠释着什么叫残缺之美。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东门外,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五年(1889年),是为了纪念薛涛而建,整个建筑群掩映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竹子种类繁多,有人面竹、方竹、麦竹、紫竹、绵竹、佛肚竹、鸡爪竹、胡琴竹、实心竹,等等。

之所以让竹林拥簇着望江楼,是因为薛涛一生对竹子情有独钟,在多首诗歌里表达了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其中,以五律 《酬人雨后玩竹》 最为有名,诗曰: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诗中 “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 两句,被薛涛经常拿来激励自己,希望自己有竹子这样高洁的品性和美德。园内竹林丰茂,也算是后人帮助薛涛完成了爱竹、以竹为伴的夙愿。

从1889年开始,园内相继建造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泉香榭、吟诗楼、薛涛井、薛涛纪念馆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至民国时期已颇具规模,被开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成都市的特色景点之一。

望江楼原名叫“崇丽阁”,出处来自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蜀都赋》里的名句 “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 ” 。整个建筑群竣工后,站在崇丽阁上,可以看到锦江之水蜿蜒曲折向南流去,因此,被改名为“望江楼”,一直沿用至今。

据资料显示,望江楼共4 层,总高39米,屋脊和雀替上装饰华美,既有飞禽走兽的泥塑,也有人物雕刻和绘画。整个建筑呈现出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雕梁画栋的审美感受,兼具了北方建筑的雄伟和江南楼亭的灵秀,具有很高的艺术气息。

薛涛出生于京城长安的一个书香门第,她的父亲薛郧在长安城做官,精通诗文,学识渊博,督促薛涛自小读书、写字、作诗。到8岁时,薛涛已经在文学上展现出较高天赋,再加上她才思敏捷,面对“命题诗”,能相当轻松地对答,如此优秀的表现,让薛郧对这个宝贝女儿非常满意,把她当作小公主一样来对待。

然而,在薛涛11岁时,个性耿直,刚正不阿的薛郧因为得罪了朝中权贵,遭到贬谪,一家人不得不离开京城前往蜀地,最终,他们在成都落脚。

薛涛14岁时,薛郧以使者的身份被派往西南小国南诏,途中不幸染上瘴疠,最终不治身亡。家里失去了顶梁柱,让其他人的生活即刻陷入了困境。

跟母亲相依为命的薛涛,长到16岁时,实在无路可走,加入了乐籍,成为一名乐伎,正式开启了自力更生的生活。

历史上,像薛涛这样才貌俱佳,精通琴棋书画的乐伎并不多,因此,薛涛很快凭借自己的优势在众多乐伎里脱颖而出,深受文人骚客和达官贵人的喜爱。本时期的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张籍、王建等人,都跟她一唱一和,甚至发生过感情纠葛。

薛涛因为在蜀地生活了50多年,算得上正宗的四川人,所以,她跟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为 “蜀中四大才女” ,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美谈。

除过诗歌,在书法和对联上,薛涛也表现出较高天赋。望江楼上的残缺对联,就是她的大手笔。

望江楼所在的位置,在唐代称作 “玉女津” ,是有名的渡口,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每到春季,锦江两岸的花儿依次开放,把周围装扮得十分漂亮。春季是踏春赏花的好季节,每年春季都有许多姑娘从浣花溪上船,顺流飘至锦江,再行至玉女津,完成游春。

相传,某年春天薛涛来到玉女津的一座楼上,目睹蜿蜒曲折的锦江之水,随口吟出一句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后来,不知何故,人们没有看到下联,是薛涛当时没有写出来?还是写出来却被遗失了?已经无法考证。到现在,这个上联就以残缺的形式,被刻在门框上,给游人留下了道不尽的残缺之美。

薛涛的上联可以说是自然天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几处名胜古迹很巧妙地串联起来,组成了一幅登高临远、君临天下的画面,并且视角转换很快,包含了对人生短暂、物是人非的喟叹,有许多哲学思考蕴藏其中,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个上联自从诞生之后,许多才子慕名前来,跃跃欲试,想对出下联,几乎没有人能够如愿。

相传,直到20世纪30年代,四川什邡有一位名叫李吉玉的才子,在一个月圆之夜,来到望江楼旁边的“印月井”旁,看到井内明月倒映,这个景象让他突然想起望江楼上的上联,于是,他灵机一动,脱口而出: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这个下联虽然意境不够突出,有一点生搬硬套之嫌,但相比于其它下联,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技巧和内涵,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到目前为止,也只有这个下联最接近上联的本色。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唐代·薛涛《海棠溪》 海棠溪 春教风景驻仙霞,水面鱼身总带花。

人世不思灵卉异,竞将红缬染轻沙。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薛涛

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飨时灵贶僾如在。乐罢余声遥可闻。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唐代·包佶《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送神》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送神

整驾升车望寥廓,垂阴荐祉荡昏氛。飨时灵贶僾如在。

乐罢余声遥可闻。饮福陈诚礼容备,撤俎终献曙光分。

跪拜临坛结空想,年年应节候油云。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唐代·李隆基《同刘晃喜雨》

同刘晃喜雨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肃肃清庙,赫赫玄猷。功高万古,化奄十洲。中兴丕业,上荷天休。祗奉先构,礼备怀柔。——唐代·佚名《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严和》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严和

肃肃清庙,赫赫玄猷。功高万古,化奄十洲。

中兴丕业,上荷天休。祗奉先构,礼备怀柔。

标签: #望江

上一篇常州到青海湖自助游攻略_常州到青海湖自助游攻略路线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